浙大设计研究|超越设计师

2025-07-12

超越设计师
文/罗仕鉴,袁意斯扬,张泷予,梁冠博,钟方旭,易珮琦(浙江大学 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
.
摘 要:
随着技术迭代与社会形态演进,设计经历了从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服务体验设计到数据智能设计的范式跃迁,设计师角色随之从造物者、信息重构者、系统整合者演变为人机共创者。在人工智能迈向全方位、深层次通用智能的重要时期,催生了“超越设计师”这一融合商业战略架构、技术资源整合与人智协同创新的复合型智能设计构建者。通过对超越设计师内涵和能力升维的分析,重构了设计在智能时代的价值坐标。面对一日千里的数智洪流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中国作为制造体系与创新势能引领世界文明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自主知识体系,以“中国风格”为内核,以“和合共生”为目标,重塑全球设计生态。
关键词:
超越设计师;数智时代;设计自主知识体系;科技设计
.
.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科技革命浪潮中,设计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转型。智能化的工具与方法,人机协同的设计模式,快速迭代的设计流程,复杂多元的应用场景,勾勒出智能时代的设计新样貌。这场由深度学习算法、生成式AI和大数据技术共同构筑的变革,不仅重构了传统设计流程的底层逻辑,更促使设计师的角色定位从创意设计执行者向人智协同创新模式的智能设计构建者发生根本性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的鼎力支持,正以加速度融入全球设计创新潮流,成为全球设计产业的重要引擎。在此过程中,如何让中国的设计思想引领世界,构建数智时代下中国设计自主知识体系,开启中国智能设计新篇章值得我们思考。
.
.
一、设计与设计师的历史发展脉络
设计与设计师的演进历程深刻映射了人类社会的技术迭代、经济形态与文化诉求的变迁,其发展脉络可划分为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服务体验设计与数据智能设计四大阶段。每一阶段均重构了设计的核心范式与设计师的职能属性,形成层累叠加而非替代的演进逻辑,其历史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
图片 1
图1:设计和设计师的历史发展脉络
.
.

二、超越设计师:设计师的角色升维
当前,中国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战略,加速算力基建与多模态模型研发,人工智能已经迈向通用智能初始阶段,并随其赋能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数智时代正向全方位、深层次通用智能转型升级。此时,设计师的角色亦随之发生迭代升级与重构新生,成为“超越设计师”(Beyond Designer)。超越设计师的内涵与能力升维关系如图2所示。

.
图片 2
图2:超越设计师内涵与能力升维关系图
.
.

三、数智时代中国设计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文明时代,中国依托全球最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超大规模市场迭代能力及制度性创新支撑,正以系统性创新势能深度重构全球设计秩序,从技术标准追随者跃升为价值范式输出者。值此变局,将中国设计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中国设计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必行之举。这一过程需以数智技术为杠杆,撬动“东学西渐”的历史资源、“西学东渐”的转型经验与“美美与共”的文明愿景。这一体系不仅是学术范式的革新,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通过“东方智脉的创造性转化”“本土重构的技术哲学”与“文明互鉴的全球叙事”,中国设计将超越“东西二元”的桎梏,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元语言。
.
.
四、结语
设计范式始终伴随技术迭代与社会需求演进,数智时代通过算法驱动与人智协同重塑了设计创新流程的底层逻辑,催生了“超越设计师”这一跨越专业边界、重塑产业规则的角色,成为“商业—技术—设计”三元结构的核心枢纽。与此同时,中国依托先进的工业制造体系与强大的创新势能输出,正从工具理性追随者转变为创新文明领先者,强调以“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双向融合为基底,将传统智脉转化为数智时代的创新基因,形成“美美与共”的中国风格,彰显中华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和合共生的深层张力。
归根结底,面对一日千里的数智洪流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中国作为引领世界文明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自主知识体系。这不仅关乎数智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更是事关中华文明现代性重构的战略命题。唯有如此,方能在技术浪潮中传承中华文脉,于全球共生中书写中国设计的新纪元。
.
.
成果信息:
本文节选自《超越设计师》。论文发表于期刊《创意与设计》2025年第3期,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点击查看论文全文